簡介
地理科可以從空間的角度幫助人們了解自身所處的地球,並為人們提供一個探索週遭問題的系統架構。地理是一個結合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科,它一方面幫助人們理解文化、社會和經濟體系的動態,另一方面幫助人們明瞭自然景觀和環境作用的變化。
中學地理科讓學生通過對「空間」、「地方」和「環境」三方面的研習來探索和理解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以幫助學生了解地球和現代社會,讓學生從空間及環境的角度,透過探索人、地、環境的相互關係,對轉變中的現今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研習地理可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區域差異、資源短缺等日漸嚴重的問題如何為中國及全球帶來巨大的挑戰。
目標
– 協助學生學生理解人們所居住的地球,並從空間角度認識和闡釋:地球上各種現象及形貌的分布;各種分布形態的作用;各種作用的相互作用;各種相互作用所引致的轉變;各種轉變所引起的議題和人類對此所作的反應和處理;
– 進行地理探究,由此發展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和共通能力,並將其應用於生活中;
– 欣賞奇妙的本地及全球自然環境,體會各種生物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生態環境脆弱之處,並明白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培養公民精神和全球視野,立志為社會、為國家和為全世界的福祉作出貢獻。
活動
探究式實地考察有助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例如:解難能力和明辦性思考,學生透過觀察、蒐集、分析和展示數據等過程能應用課堂上學到的地理概念,本校每年舉辦豐富的實地考察活動,包括:長洲生活環境考察、黃竹坑工業區考察、元朗工業邨考察、塱原農業考察、上環城市及南丫島考察等。
其次,地理科亦與其他人文學科合辦多元化的參觀活動,讓學生把生活經驗與學習聯繫,協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意義,參觀地點包括: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西貢萬宜水庫、石澳、馬灣、南豐紗廠及中環大館等。
透過研習中國議題,能讓學生瞭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認同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性,地理科與其他人文學科合辦內地交流團,包括:「省外行──香港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的江西陶瓷藝術、古建築及古村探索文化交流團及「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的深圳交流團。
地理科鼓勵學生參與校外地理比賽,在比賽中發揮創意並應用地理知識,包括: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全港中學生實地考察報告比賽」、全港綠色微電影創作大賽及香港測量師學會「構建『你』想北部都會區地區發展創作比賽」等。
成就
2023-2024年度全港綠色微電影創作大賽獲得優異獎
2020-2021年度第七屆全港中學生實地考察報告比賽獲得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