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通訊科技

通訊及通訊科技科旨在培養學生在快速發展的數碼世界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學科內容涵蓋廣泛的資訊科技範疇,著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能夠理解資訊科技的基本概念,並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核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資訊處理: 涵蓋數據的收集、組織、儲存、檢索、處理和呈現。學生將學習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軟件工具進行數據分析和可視化。
  • 電腦系統: 介紹電腦硬件和軟件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中央處理器、記憶體、輸入輸出設備、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等。學生將了解電腦系統的運作原理和相互關係。
  • 網絡與互聯網: 探討網絡的基本概念、拓撲結構、傳輸介質和協議。學生將學習互聯網的原理、應用和安全問題,以及網頁設計和開發的基礎知識。
  • 多媒體: 涉及圖像、聲音、影片和動畫等多媒體元素的創建、編輯和應用。學生將學習使用相關的軟件工具,並了解多媒體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 資訊科技與社會: 強調資訊科技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包括資訊倫理、知識產權、網絡安全和數碼公民等議題。培養學生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的態度。
  • 程式設計基礎: 介紹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流程控制、數據結構和算法。學生將學習使用至少一種程式語言(如Python)進行簡單的程式設計。

通過學習以上內容,學生將建立扎實的資訊科技基礎,培養邏輯思維、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為他們在未來升學或就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學科目標)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的設立旨在達成以下主要目標,培養具備資訊素養和適應數碼時代需求的終身學習者:

  • 建立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和理解: 讓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術語,理解電腦系統、網絡、數據處理和多媒體等核心領域的運作方式。
  • 培養資訊科技的應用技能: 使學生能夠有效地使用各種資訊科技工具和應用軟件,處理資訊、解決問題、創建多媒體內容和進行網絡溝通。
  • 發展資訊素養和批判性思維: 培養學生評估資訊來源、分析資訊內容、辨別資訊真偽的能力,以及安全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的意識。
  • 提升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 鼓勵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 培養協作和溝通能力: 透過小組專題研習和討論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溝通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
  • 建立對資訊科技與社會關係的理解: 讓學生認識資訊科技對社會、經濟、文化和倫理的影響,培養他們作為數碼公民的責任感和道德意識。
  • 為未來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提供學生在資訊科技領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未來在相關行業的發展做好準備。

總而言之,本科旨在培養學生不僅是資訊科技的使用者,更是具備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數碼時代公民。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學科活動)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的學習不僅限於課堂講授,豐富多樣的學科活動旨在提供學生實踐和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協作、溝通和創造力。

常見的學科活動包括:

  • 專題研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 學生將以小組形式,選擇感興趣的資訊科技相關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他們需要經歷問題定義、資料搜集、方案設計、系統開發、測試和成果展示等環節,全面提升綜合應用能力。
  • 編程挑戰 (Coding Challenges): 透過參與編程比賽或完成特定的編程任務,學生可以鍛鍊程式設計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激發他們對編程的興趣和潛能。
  • 多媒體製作 (Multimedia Production): 學生將學習使用不同的多媒體軟件,創作圖像、音頻、視頻或動畫作品。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創意表達和技術應用能力。
  • 網絡設計與管理 (Web Design and Management): 學生將學習網頁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工具,並嘗試建立和管理簡單的網站。這有助於他們了解互聯網的運作和應用。
  • 參觀與講座 (Visits and Seminars): 學校可能會組織學生參觀科學園企業公司或參加相關的展覽及講座,讓他們了解最新的科技發展和行業趨勢,擴闊視野。
  • 工作坊 (Workshops): 舉辦不同主題的工作坊,例如移動應用程式開發、網絡安全、數據分析等,讓學生學習特定的技能和工具。
  • 校內比賽與展覽 (School Competitions and Exhibitions): 鼓勵學生參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比賽和展覽,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創意作品,提升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這些學科活動不僅讓學習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精神和創新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