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葵涌苏浙公学在一九八二年由苏浙沪同乡会创立,校训「整齐严肃」。现由陶锡褀先生担任校监,梁健文博士担任校长,有教职员共九十余人,中一至中六学生共七百多人。学生考入大学率超过30%。
本校建校至今,倏忽三十载,寻根溯源,实见证了我校办学团体──香港苏浙沪同乡会在香港教育事业上的贡献。
香港苏浙沪同乡会成立迄今已有六十多年。自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苏浙两省同乡侨居港九者日多,旅港同寅为联络乡谊,于一九三九年成立「旅港苏浙沪商人协会」。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港九沦陷,留港乡彦为使同乡能安返家园,骨肉团聚,免受流离之苦,于一九四二年筹组「苏浙同乡遣送归乡委员会」,分批遣送乡胞回乡,受惠者有数千人。一九四三年元旦改称「苏浙旅港同乡会」,以造福旅居港九贫苦同乡,服务香港社会为宗旨,致力助学扶贫,赠医施药,生养死葬。其中经费,端赖各理事同仁及旅港、旅粤、旅澳乡彦慷慨解囊,汇集善款,救灾解困,共襄善举。
一九四五年秋,抗战胜利,港九重光,同乡会为了配合民国政府复兴建国,及香港当局光复重建计划,故修订会章,广征会员,以增强同乡组织,于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苏浙旅港同乡会」正式成立。一九五四年七月改组注册为有限公司。一九五七年,获香港政府批准注册为社团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为加强会务,修改会章,组织更趋完善。一九九三年二月,为表达旅港苏浙人士已日渐视香港为家的现实,把中文名称由「苏浙旅港同乡会」改为「香港苏浙同乡会」。二零零四年,成立修章会议小组,全面修订章程,与时并进。近年祖国经济发展迅速,苏浙与上海交流频繁,各地会员与日俱增,加上很多苏浙人早于上世纪已移居上海,苏浙沪三地关系更加密切。二零零六年,特别会员大会通过把名称改为「香港苏浙沪同乡会」,英文名称为KIANGSU CHEKIANG AND SHANGHAI RESIDENTS (H.K.) ASSOCIATION。
香港苏浙沪同乡会一向本着「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宗旨,发扬「团结乡侨,服务社会」的精神,更推己及人,将服务同乡推及服务香港社会大众。
自一九四六年同乡会正式成立起,徐季良已故会长历任同乡会正副理事长及会长凡四十年,贡献至巨,同乡会属下机构均在其任内创建。一九八六年徐会长荣休后,叶庚年、张楠昌、周忠继、徐国炯、曹光彪及徐立夫历届会长均承袭徐季良会长的办事精神,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发展会务,将同乡会「团结乡侨,服务社会」之宗旨发扬光大。历届会董亦在会长的感召下,出钱出力,以回馈社会的精神及贯彻同乡会的宗旨而努力。
同乡会共创办了四所学校,其中三所为中学,一所为小学暨幼儿园。苏浙小学,创立于一九五三年,后于一九九三年及一九九九年分别开办国际班及幼儿园。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是苏浙小学的教学特色之一,是创本港学校以普通话为教学媒介的先河,此后便成为同乡会各属校之教学传统。苏浙公学成立于一九五八年,现为一所政府直接资助中学。苏浙小学开办时校舍在北角道,后迁入现址清华街;苏浙公学开办时在北角清华街,后迁入北角宝马山道校舍。为配合政府发展新界新市镇的需要,同乡会于一九七八年创办沙田苏浙公学及于一九八二年开办葵涌苏浙公学,两所中学均为政府津贴中学。
同乡会于一九七四年设立助学金与贷助学金。助学金用于同乡会属校家境困难之学生,贷助学金则以无息分期偿还的方式帮助香港各大专院校有需要之学生。而苏浙沪教育基金则支持内地发展教育事业。三十余年来,深受有关院校欢迎。此外,为奖励成绩优良学生,除各校均设有多项奖学金外,同乡会更于一九九零年设立「徐季良奖学金」、一九九八年设立「张楠昌教育基金」及「屠馥生教育基金」、二零零九年设立「范甲奖学金」,以适应各属校多方面的需要。
同乡会除创办学校外,对社会福利事业也不遗余力,于一九六三年开办诊疗所,服务坊众,一九七六年定名为慈德诊疗院,不断扩充诊疗服务,设备更完善,一九九二年改名为苏浙慈德医疗中心。一九八五年,在屯门创办第一间安老院,两年后,于荃湾开办葵青良友安老院。现时,两间安老院已经社会福利署核准转型为护理安老院。此外,同乡会亦自设一间会所餐厅、香港纵横码中心,以及于一九八六年开始每两个月出版《苏浙会讯》,这是与同类型组织不同的地方。
香港苏浙沪同乡会虽由江苏、浙江两省及上海市同乡组成,但绝无地域偏见。属下各学校、医疗中心及安老院均不分省籍,继往开来,忠诚为全港市民服务。
本校是「苏浙旅港同乡会」创办的第三所中学。经多年筹划兴建,于一九八二年落成,并于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日下午五时,举行隆重开幕典礼,由「苏浙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邵逸夫爵士致词,教育署署长许瑜(C. H. HAYE)太平绅士主持揭幕礼。
本校创校伊始,为一所政府津贴英文中学,位于新界葵涌兴盛路荣芳路二八零地段,占地五万二千平方呎,建筑及设备费共二千五百万元,(政府拨款一千五百万元,其余由「苏浙旅港同乡会」筹措,邵逸夫爵士个人慨捐二百五十万元)。校舍分作三部分:东翼楼高六层,作特别教室之用;西翼上下两层,上面是礼堂(「邵逸夫堂」),下面是有盖操场;中间为主楼,呈拱形内弯设计,楼高五层。在九五至九六年期间,教育署出资,为本校校舍更换电线,进行减低环境噪音工程,重铺球场及走廊地面,重铺天面,更换去水渠及全部洗手间的设施,以及全校重新粉饰。同时校董会及香港苏浙同乡会又额外拨款更换语言实验室的设备。此外,为了扩充学生的活动空间和增加教学设施,教育署于一九九八年进行校舍改善工程,增建一座楼房连接东翼,增辟三间课室、一间教员室及一间教员休息室。在原有校舍里的三个教室改建成学生活动室及学生辅导室;同时亦进行铺设校内计算机网络工程。于二零零二年及二零零八年重新粉饰校舍。
本校以「整齐严肃」为校训,强调教学训育并重,中英并重(中文方面,以普通话作为教学媒介),文理并重,升学就业并重。为配合政府推行母语教学计划,一九九八年起,初中级逐年改用母语教学,至二零零零年初中课程全面采用母语教学,学生成绩有明显进步。九六年六月本校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结成姊妹学校,该校在国内卓越的学术地位,能激发我校的师生更发奋努力,透过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一起并肩前进。又于九七年九月底正式成立了「家长教师会」,令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合作跨进了一大步。
本校建校初期开设中一、中四各六班,学生仅有四百八十五人,均由教育署派位,以后逐年增加班级,四年后全校由中一至中七共有三十班,学生数目一千二百人。其后,由九八至九九学年起,班级架构改为中一至中三各五班,会考班文理科各两班,中六、中七各两班,全校班级总数为二十七班。近年,亦因应全港适龄人数下降及推行新高中课程改革,由二零零九年起,中一级改为四班,至二零一四年全校中一至中六级每级各四班,班级总数为二十四班。
一九八二年九月至八三年九月,徐季良博士(已身故)担任本校校监。其后由周忠继先生继任。一九八六年三月,徐立夫先生接替周忠继先生为校监至一九八九年七月,范甲先生接任校监直至一九九七年三月,詹金源先生接任,翌年,詹金源先生请辞,随即由徐立夫先生继任至二零零二年三月。徐校监请辞,由程诒谋先生继任至二零零五年,后由童国钧先生接任至二零一四年八月。是年九月范仁鹤先生接任校监一职至今。
一九九一年范甲校监兼任校董会主席至一九九四年。一九九四年三月,周亦卿先生担任校董会主席一职,直至一九九九年九月,程诒谋先生继任,二零零二年三月程诒谋先生改任本校校监,校董会主席一职由童国钧先生接任至二零零五年。而本校创校时由阮大元博士任校长,一九八六年八月,阮大元先生辞职,由曾其巩先生继任校长。二零一四年八月,曾其巩先生荣休,梁健文博士接替曾其巩先生为当时校长。二零二四年八月,梁健文博士荣休,余杰荣博士接替梁健文博士为现任校长。
(部份内容节录自─葵涌苏浙公学‧三十周年纪念特刋,第9-10页)
苏浙小学‧创办于一九五三年
地址:北角清华街30号
电话:2570 4108
传真:2807 2739
苏浙公学‧创办于一九五八年
地址:北角宝马山道20号
电话:2570 2261
传真:2510 0264
沙田苏浙公学‧创办于一九七八年
地址:沙田丰顺街7号
电话:2697 2179
传真:2602 5293
沙田苏浙公学‧创办于一九七八年
地址:沙田丰顺街7号
电话:2697 2179
传真:2602 5293